奉大慈大爱的真主之名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各大宗教的融贯》,之前我们进行了三次宗教比较的讲座,分别是《伊斯兰教与佛教比较研究》、《伊斯兰教与国学比较研究》、《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比较研究》,感谢真主,我们从伊斯兰的角度与其他宗教展开了对话,对其他宗教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
各大宗教的共同点能否用伊斯兰的观点概括呢?能否与其他宗教的相同之处取得一定的认同,或者是彼此影响、彼此交融,获得一定的融贯呢?
所谓融贯就是融会贯通,我希望各大宗教最终走向一条融贯之路,这也是真主的旨意,因为伊斯兰本身就是集大成的,我们常常说伊斯兰是一个集大成的宗教,是一个无所不包、包罗万象的宗教,它囊括各个时代的天启,体现在哪里呢?难道它仅仅体现在明确宣称自己是穆斯林的这20亿人之中吗?是仅仅局限在这个群体?还是在各个群体中都有伊斯兰的显现,在各个群体中都有伊斯兰的指导呢?如果说只有通过伊斯兰才能获得拯救,那是不是说只有明确宣布自己是穆斯林的人才能得到拯救?世界上其他人都在拯救之外呢?
什么又是伊斯兰?如果说从先知穆罕默德开始才算是伊斯兰,那就是说穆罕默德之前的所有人都处在非伊斯兰的情况之下,如果说仅仅是加入了穆斯林群体的人才属于伊斯兰,那么就意味着穆斯林群体之外的人都在非伊斯兰的状态之中。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理解我们所信仰的这个宗教,我们所信仰的伊斯兰。
我们相信伊斯兰是真理,是绝对真理,是唯一真理,那么世界上为什么还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宗教?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比如佛教和基督教,还有印度教、犹太教、道教、神道教、锡克教、巴哈伊教等,他们千姿百态,到底是怎么回事?
 

伊斯兰的教义

首先我们按照伊斯兰的观点进行梳理。尽管宗教千变万化,但它们都来源于同一个造物主,我们深信造物主只启示一种宗教,我们深信造物主给人类的指导是一致的。尽管人类分成各个民族,但造物主不可能给不同民族以不同的指导。造物主给每个民族的教导肯定是一样的,都是信奉独一神,信奉上帝,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穆罕默德带来的教道,还是印度教、中国宗教都无一例外。
正如旧约十诫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第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圣经·出埃及记20:1-2)《古兰经》上也说:我确是真主,除我外,绝无应受崇拜者。(《古兰经》2014《论语》上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得罪了苍天,没有别的祈祷对象)
所有的宗教都强调一神论,这些都是一致的。耶稣说:“诫命中最大的就是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
由此可见,这些宗教都是号召人信奉独一神——造物主的,它们的来源是同一个,造物主不可能启示第二个宗教,启示第二条与此相反的道理。
既然同一来源,为何千变万化?为什么会产生佛教、犹太教、基督教?这都是人为形成的结果,同一个宗教在不同地区传播,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语言表达的影响,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加上战争以及人为的曲解篡改,就有了一些谬误产生,形成了一些变形、扭曲以至于五花八门的解释。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宗教似乎各执一词,各行其是,彼此矛盾对立,甚至不可调和。犹太教徒坚信只有犹太人才是上帝的选民,只有犹太人才会获得上帝的宠爱,其他民族都不能获得这样的待遇。
基督徒深信耶稣之外再无拯救,教会之外再无拯救,他们认为等待着非基督徒的是死亡而非永生,只有信基督才会得永生。
佛教徒认为只有终生念佛才会得救,才能跳出轮回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穆斯林认为只有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相信《古兰经》的人才能进天堂,除此之外,基督徒、佛教徒都不能获得拯救。
表面上看来确实是彼此矛盾,甚至不可调和。那么这些宗教的原初教义是否如此呢?穆斯林信仰独一的主宰,是一位一体的,而基督徒信仰的神是三位一体的,认为上帝在大地上挑选了一个男人作为自己的儿子,并且这个儿子等于上帝本身,加上圣灵也是上帝本身,这三个不同的位格却是同一个上帝,他们是三位一体的神。而佛教则又呈现出无神论色彩,表示世界上没有造物主。他们彼此对立,我们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我刚才说了,之所以造成这些结果,要么是由于语言的阐释没有表达清楚,要么是不同的词汇造成了不同的理解。阿拉伯语把造物主称为“安拉”,波斯语称为“胡大”,不了解这两种语言的人就容易以为这是两个神。希伯来人又称造物主为“雅威”(耶和华),基督徒又称之为上帝,不了解这些教义的人往往以为那是他们是不同的神,他们的信徒信奉各自的神。事实上,无论是雅威,还是上帝,都是同一个神,只是由于名称的不同而造成了各宗教的不同认识。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宗教的礼仪也因此千差万别。比如基督徒在祷告是要用钢琴来伴奏,而穆斯林在祷告时要用优美的声调诵读《古兰经》而不能伴以任何乐器。基督徒是坐着祷告,而穆斯林是跪着祷告,天主教徒趴在长条凳上祷告,佛教徒则跪在蒲团上祷告,从这些表象来看,他们也似乎是各不相同。

 
穆斯林相信世界上有圣人,基督徒则称之为先知,或者称之为基督。穆斯林是绝不会相信穆斯林里会有基督产生的。佛教徒认为世界上有佛,而非有先知、圣人,或者基督。犹太教认为将来有弥赛亚,但是他们绝不会相信有菩萨或罗汉和佛。这就是因为语言表达有了不同的色彩,所以才让人觉得他们有不同的教义,这些不同的教义有人为的扭曲,是人们为它们披上的不同色彩,但是它们的原初信仰是一致的,它们的来源也是一致的。
我们常说先知穆罕默德带来了伊斯兰,它有六大信仰:信仰真主、天使、经典、先知、后世、前定。很少有人会认为真主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上帝,事实上信仰真主就意味着信仰上帝、天主或God。信先知就意味着信仰亚伯拉罕、摩西、大卫、所罗门、耶稣。信经典是不是只相信《古兰经》呢?不,相信经典就意味着相信《讨拉》、《诗篇》和《福音》,因为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先知、经典这些词都是用复数来表达的。信仰证词说:“我信仰真主和他的一切天使,他的一切经典,他的一切使者,信仰后世,以及来自真主的福与祸的前定。”由此可见,一个广义的伊斯兰并不意味着仅仅相信穆罕默德就够了,而是相信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所罗门、耶稣和穆罕默德等诸多先知。而且上述这些才只是闪米特人的后代亚伯拉罕宗教体系的先知,真主对于含和雅弗的后代等民族肯定也是有引导的,他们的经典虽然《古兰经》上没有提到,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相信。我们深信真主给东方民族也降示了经典,也启示过东方民族的先知,也有可能是尧舜,也有可能是周公,也有可能是孔孟,也有可能是释迦牟尼,也有可能是琐罗亚斯德。我们深信真主在东方选拔过先知,我们信仰东方的先知,信仰他们的存在。我们相信这些先知也肯定带来各种各样的经典,我们也深信这些经典是神的教导,我们相信东方的先知们和亚伯拉罕宗教体系的先知们带来的经典都能教诲人接近真主,都能教诲人走向正道。尽管各个宗教的教义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但是他们仍然在不同程度上接近造物主,以各自的方式接近造物主。

关于造物主的概念,我们相信真主是独一的造物主,他创造万物,他不是阿拉伯人的部落神,而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阿拉伯语称为“安拉”,希伯来语称为“雅威,阿窦南,以利,以罗兴”,他们所指的都是同一个神,在波斯语中被称为“胡大”,英语里称为God,梵语里则称为“梵天、阿特曼(至高无上的主宰)、毗湿奴(至上者)或者湿婆(绝对者)”,印度教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佛教似乎是无神论的,但是原始佛教之中也有造物主的概念,有无限者的概念,他们并没有否认排斥过至高的存在者,他们没有把佛当作至高者,而是相信除此之外另有至高者,在佛教语境中称至高者为“阿弥陀”,梵语中意为“无量、无限大”之意。而佛不是至高的主宰,而是觉悟者的意思,在汉字里表达的也很准确,佛字是单人旁,意味着佛也是人。“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佛教认为任何佛,包括释迦牟尼佛都是来自于人间的凡人,而不是从天上来的,释迦牟尼这句话告诉人们,不管是自己还是其他佛,都是凡人,是后人把他们神化了。后人神化了佛之后,又混淆了至高者阿弥陀和佛的区别,甚至于将阿弥陀当做诸佛之中的一位。
安拉的概念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体现是耶和华或者上帝,“上帝”是取自中国古书中的词汇,犹太教、基督教也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创造者,中国古代也认为“帝,上帝”是统治宇宙的主宰,后来又和“天”混用,认为上帝、上天是一样的。古书中提到的天是主宰之天,是宗教之天。

真主创造了人,让人在大地上存活,代表他治理大地,从而实现对人的考验。为了使人认识他,不走邪路,他就在各个民族中选拔了很多优秀的人,选拔了许多使者、先知、圣人,让他们来传播真理。这些先知的特殊之处就是获得了启示。阿拉伯语里把启示称为“卧赫伊”,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天使传达给先知的。真主差遣天使,让天使传达启示,启示被收集成书就成为经典。相信经典的人就脱离了愚昧,进入了一种有信仰的状态。《古兰经》上称为“有信仰的人、信道者、信士”,而没有信仰的状态则被称为愚昧时期、蒙昧状态,至于故意否认者则是“卡菲尔(隐昧者)”。
有了信仰之后,人们就要考虑如何敬拜真主,崇拜真主,如何修炼自身,培养性灵,使之不断完美,更加接近真主,最终得到成功,就是到后世进入天堂。而天堂本来是佛教用语,阿拉伯语则叫乐园。天堂里的最高境界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享受,而是与神同在,就是《古兰经》上描述的真主喜悦他们,他们也喜悦他(《古兰经》988在那日,许多面目光华四射,仰视着他们的主。(《古兰经》7522-23
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境界,在那日人和真主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人可以清晰地目睹到造物主。这种最高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真主根据每个人在今世的行为而赏善罚恶。善良的人进入天堂,而作恶的人将进入火狱。众先知带来的使命都是如此,是报喜讯、传警告,告诉人们要敬爱真主,进而获得真主的喜悦,要代表真主治理这个世界,最终获得成功,实现天人合一,与真主合一。
所谓合一就是人与主的意愿高度契合,完完全全地服从造物主的旨意,绝不相悖,造物主希望什么,人类就去做什么,这就是一种合一。人类消除了自我意识,放弃了自私自利,完完全全顺从造物主,人与主,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都是和谐的,这就是伊斯兰,伊斯兰的本意就是实现和谐、太平,在今世努力营造和平,在后世获得永久的太平,这是伊斯兰教义的主旨所在。
 

基督教的融贯

如果说只有穆罕默德带来的才是伊斯兰,那么除了这种狭义的伊斯兰之外,还有其他宗教的展现方式。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三大天启一神论宗教,这三大宗教的道统是一致的,都是闪米特人的后代带给人类的,又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体系,他们的教义是比较相似的。
造物主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圣经》中也有体现,就是雅威,《圣经》的阿拉伯语译本把上帝翻译为“安拉”,说明这是同一个神,《圣经》的汉语译本翻译成“神,上帝”,也是指的安拉。以色列人认为神把以色列人作为选民,其他人属于外邦人,基督教徒也继承了这种说法,认为上帝选择了以色列人,在以色列民族中选拔众先知,但是他们宣告先知的终结是在耶稣。以色列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苦难的时期,后来遭到镇压、殖民,他们希望有一个弥赛亚——救世者的出现,有一个新的先知像摩西一样拯救他们,让他们重新建国,这种思想被称为弥赛亚思想。弥赛亚在阿拉伯语中叫“麦西哈”,原意是抚摸、涂抹的意思。在古代以色列人中,如果要让谁做祭司、君王、先知,就用橄榄油膏他的头,涂抹他的头,并将被涂抹的人称为受膏者,在希腊语中翻译为基督。犹太人直到现在仍然在盼望有一个弥赛亚出现,而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不同之处则是认定公元一世纪的先知耶稣就是弥赛亚(基督)。耶稣是犹太人的众先知中的一个,他生活于公元一世纪,他教导大家信奉上帝独一并且爱人如己,但是他从未神化过自己,从未说过“每个人都必须崇拜我”。他强调他自己不是良善者,除了真神之外再没有良善者,他反对别人将他称为良善者,他一直称自己为人子,就是人的后代、人类的儿子。大家又把他称为“拿撒勒人耶稣”,或者是大卫的子孙、约瑟的儿子,总之没有人把他真正当作上帝的儿子。他在世时更没有人把他当作上帝本身,他所受到的启示就是《福音》。耶稣十字架事件之后,他的门徒继续传播他的教导,后来把他的教导收集成书,就是《福音书》。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相同之处就是都确信有造物主(安拉、雅威、上帝)。再就是都相信有先知,不同之处是犹太教认为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等人是先知,但不承认耶稣是先知,他们期待新的先知出现就是弥赛亚。基督教继承了这种认识,但认为耶稣也是先知,就是弥赛亚,只有耶稣才是弥赛亚,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弥赛亚。穆斯林认为,亚伯拉罕、摩西、大卫、耶稣、穆罕默德都是上帝的使者,都是安拉的钦差。
所有的先知都获得了启示,就是基督教所说的被圣灵充满,被圣灵感动,因此内心不会凭私欲发言,而是以圣灵的教导来发言。《古兰经》上提到耶稣时说:我把许多明证赏赐给玛利亚之子耶稣,并以圣灵扶助他《古兰经》287马坚先生翻译为“玄灵”。“Ruh-al-qudus”(圣洁的灵),指的就是天使加百列。真主派遣耶稣时让天使加百列扶助他,而派遣穆罕默德的时候也是同一个圣灵加百列。被圣灵感动,指的就是被加百列所感染,使他获得了灵感。
耶稣传播了上帝的福音,人们接受了不就行了吗?但基督教教义不是这样的,他们有更特殊的教义,就是三位一体,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里分道扬镳。基督教认为只有耶稣是基督,而且还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以自己的灵感孕了玛利亚,生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男人,而他的灵魂就是上帝,他因此具有神性,因此敬拜耶稣本人就等于敬拜上帝。圣灵就是上帝发出的精神,他们认为圣灵和上帝是一回事,他们说上帝、耶稣、圣灵,只是三种不同的身份、位格或者自我意识,就是说这三者意识到自己是不同的,圣父觉得自己就是圣父,圣子觉得自己就是圣子,但他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神。至此,基督教教义偏离了原初的信仰。照此划分,耶稣的使徒没有一个是基督徒,因为他们都不信三位一体,此前的众先知没有一个是基督徒,无论是亚伯拉罕,还是摩西、大卫、所罗门、撒迦利亚,他们都不信三位一体。
除此之外,东方各民族虽然都相信至高神,但绝不认为他是三位一体的,他们都在基督教的范围之外。如果只有信基督才能得永生,显然这些人是不能得永生的,在基督徒看来,他们都要下地狱。
如何按照伊斯兰教义来理解三位一体呢?基督徒认为耶稣是上帝的“道成肉身”,就是上帝的道以肉身的形式体现出来。《约翰福音》1:1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基督徒认为这里所说的道就是指的耶稣,他从一开始就和上帝在一起。能不能因此说道就是耶稣呢?在英文的《圣经》译本中“道”本来是“Word”,就是“话语、道白、言说”的意思,因此用“言”来翻译更确切,“太初有道”,实际上是“太初有言”,就是在太初的时候,上帝的言语就是存在的,“道与神同在”,就是上帝一直存在着,他的话语自然也一直存在了。如何理解道成肉身呢?实际上是“言成肉身”,就是上帝下了一道命令,说了一句话,让这句话成为了一个肉身,这句话命令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人就是耶稣,这就是道成肉身。如果还原圣经经文的原意,你会发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在此相遇,在这里,两者的矛盾就完全消解了。
《古兰经》19章中,玛利亚听说自己要怀孕时非常惊讶:她说:任何人没有接触过我,我又不是失节的,我怎么会有儿子呢?他说:事实是象这样的,你的主说:这对于我是容易的。我要以他为世人的迹象,为从我发出的恩惠,这是已经判决的事情。(《古兰经》1920这个儿子是真主发出的一句话(见《古兰经》3:45),上帝说了一句话,命令耶稣的肉身产生,于是话语落实了,肉身成就了,这就是圣经的原意,也是《古兰经》经文加以证实的,圣经上说上帝的话语(道)成了耶稣,《古兰经》说耶稣就是真主他发出的一句话,是真主的一个命令,这两者本无区别。

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时圣灵像鸽子一样落下来,这是否意味着他和其他先知不同呢?基督教认为这就是神的第三个位格圣灵。我刚才说了,圣灵就是天使加百列,就是真主那里发出的灵,而不是真主本身。不仅耶稣受到天使的陪伴,穆罕默德也受到了天使的陪伴。不仅耶稣被圣灵感动,穆罕默德及其他先知都被圣灵感动过,都被天使来临过,被圣灵感动就是指天使来临,天使扶助。
基督教宣称耶稣是圣灵的化身,《古兰经》上也说他就是来自于真主的一个“鲁赫”,穆斯林的赞歌把耶稣称为“真主的灵(Ruh-Allah)”,这也是可以解释通的。真主创造人的时候把他的灵吹入人体,《圣经》说上帝把他的气息吹入人体,气息就是灵,马坚先生翻译为“精神”,阿拉伯语的“鲁赫”就是一口气,人有了气息就有了生命,不只耶稣有来自真主的灵,我们每个人都有来自于真主的鲁赫。据此,基督教的一些教义在《古兰经》上是完全可以找到对应之处的,如果你敞开胸怀正确地看待道成肉身的概念,看待圣灵感动的概念,你是完全可以在古兰经中找到两个宗教之间的契合之处的。
接下来谈基督的问题,基督教认为救世主是指的耶稣,其实这里的主不是指造物主,而是指的人,人类之间也可以以主相称,比如说“这个群我做主,我是群主”。有人认为其他宗教不相信救世主,实则不然。事实上,古兰经上就出现过“救世主”这个词。就是“麦西哈”(弥赛亚),古兰经上没有否定麦西哈(弥赛亚),相反却承认了弥赛亚的诞生,而且说玛利亚之子耶稣就是弥赛亚。(《古兰经》3:45)
是不是只有耶稣才是弥赛亚(基督)?耶稣临走时说将来基督会再来,还预言他之后会有一个保惠师会来。圣经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约翰福音》14:16),基督教认为保惠师是指圣灵,可是根据上下文这里不是指圣灵加百列,因为圣灵早就在耶稣在世的时候已经来了。保惠师是指的一个人,就是后来的先知,而穆罕默德就是耶稣说的要来的保惠师。
弥赛亚是不是就指耶稣一个人呢?《古兰经》说:穆罕默德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所有使者,俱已逝去。(《古兰经》3144,因此耶稣肯定也逝世了,在复生日到来之前不可能再来,因此“基督再来”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就是说另外一个基督,另外一个救世者会再来。基督再来,就是指新的先知再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穆罕默德的到来,而一部分穆斯林也确信在末日之前基督再来,但穆罕默德之后再无先知,所谓的基督再来,我宁可认为是将要有拯救世人的伟大人物的来临。
很多学者认为保惠师就是穆罕默德,因为希腊语之中的保惠师有受赞美者的意思,与穆罕默德的名号“艾哈迈德”是一样的。
保惠师指穆罕默德,那么基督再来会不会也是指穆罕默德到来呢?也可以这么解释,因为穆罕默德也是一个受膏者,也是一个受上帝拣选的人,因此也是一个弥赛亚。
有人认为基督再来不是指的穆罕默德,而是指的末日之前的耶稣,即使如此,这里也不一定是指耶稣本人,而可以理解为另一个类似耶稣的人的来临。理由就是耶稣已经逝世,穆圣之后再无先知。

如果说基督是受膏者的意思,那么可以说各民族都有受膏者。犹太人期盼的受膏者已经来了,其他民族的受膏者也必然陆续来临。印度民族有没有受膏者呢?其他民族有没有受拣选者呢?
我们相信所有民族都有先知,或许释迦牟尼就是印度民族中受膏者,就是印度民族所期盼的基督。当然,释迦牟尼在前,耶稣在后,但基督却不一定就在耶稣之后,因为基督不止一个,而是产生于各民族之中的受膏者。
虽然印度民族不用“受膏者”这个词,但我们不能就因此否定印度民族中有类似受膏者这样的人物。当我们了解印度文化,就会发现类似的人物也必然存在。
耶稣被人称为基督,但基督是受膏者的意思,而受膏者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耶稣是基督,但他只是一个基督,实际上其他民族也会有新的基督,新的弥赛亚到来。用伊斯兰教的话语来表达就是,真主会层出不穷地派遣使者到来各民族,用基督教的话语来表达就是上帝会让弥赛亚(基督)来临于各族之中。
 

佛教的融贯

佛教也认为释迦牟尼之后会有新的佛来临,他们称为佛的转世,如果把佛和基督做一个对比,肯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佛教是信佛的,基督教是信基督的,这两者怎么可能相遇呢?
我们研究一下这两者的意思你就知道了,什么是佛?佛是不是只用来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什么是基督?是不是基督只用来指耶稣一个人?不,佛的意思是彻悟者,基督的意思是弥赛亚,是救世主,人类所有伟大的使者都是彻悟者,人类的所有伟大的使者都在拯救着世人。因此,人类各民族的彻悟者都是佛,人类各民族的拯救者都是受膏的弥赛亚。
当一个新的弥赛亚来临时,用基督教的话语说就是基督再来,用伊斯兰教的话语说就是真主派遣了新的使者。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当你弄懂佛教时,你会发现,那就是指佛的转世。佛教相信轮回说,认为人死后会轮回转世,但这个说法来自于古印度教的概念,佛教原本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佛教认为佛会不断转世再来,实际是指佛会以不同的身份来到人间,如果把转世的“转”理解为“轮转”,而不是投胎转世,而是轮转到他出现了,该他上场了,这样就容易理解佛陀的转世了。
事实上,弥赛亚的概念在很多宗教之中都有弥赛亚(救世者)的概念。弥赛亚是希腊语(Messi),而阿拉伯语之中称为麦西哈 (Messiah),在波斯宗教之中,未来的救世者叫密斯拉(Mitra),罗马宗教之中,未来的救世者则被称为密特拉,在古雅利安人的宗教之中,被称为密斯拉(Mithra),在古印度宗教吠陀中叫密多罗(Mitra),在佛教梵语中被称为梅呾利耶(Maitreya),后来在巴利文中又演化做了弥勒(Meida),此名后来传到了中国。

此前说过,原初佛教之中不排除造物主的概念,也没有否定过造物主的存在,“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无量寿,无量光,不会消灭,至高无上,佛教徒常念的“南无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恭敬归顺无量福寿的阿弥陀。这与伊斯兰信仰是一致的。
除了造物主的概念之外,佛教同时相信佛的存在。但佛和无量者原本是两个概念,佛是梵语,意思就是彻悟了的人,也曾翻译成“佛陀、浮屠”,意思就是大彻大悟了的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得道,他不可能在没有外在力量的情况下自己得道,必须有外力使他获得知识。就像本来没有苹果的时候,必须别人给他苹果他才能有苹果,一个人没有知识的时候,只有别人教授他知识,他才能拥有知识。所以说释迦牟尼也是有外在的力量启示了他,所以他才能得道。是造物主启示了他,他因此而得道。用佛教的表达方式就是他成佛了。可这个佛不是来自天上的神,而是来自凡间的人,佛就是彻悟了的人。伊斯兰教认为真主通过启示让先知彻悟了,获得了普通人不具备的知识。如果用这个思路来思考佛教所说的佛,就会知道佛正是先知的意思,先知就是别人不知道他先知道了,佛的意思就是别人不彻悟而他先彻悟了,所以先知与佛本来就是一回事。不是只有穆罕默德才是先知,而是有无数先知。同样,不是只有释迦牟尼才是佛,世界上有无数个成佛的人。用基督教的方式表达就是不止耶稣是受膏者,而是世上有无数个受膏者。受膏者一定只在犹太民族中吗?不是,穆罕默德同样是上帝挑选的人“穆斯塔法”,也是拯救世人的人,也是救世者,用希腊语表达也就是基督,基督不仅仅是耶稣一个人,他也会在其他民族出现,而基督的再来,实际上就是弥勒的转世。

(图为净空法师出资翻印的古兰经译解)
净空法师在《恭读古兰经心得报告》之中解释,真神有大神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既然有大神通,就肯定有变化的神通,他能分身变化出不同的形象,如果他不会变化他能是真神吗?《法华经·普门品》中讲观世音菩萨有32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就现佛身,应以孔子身得度就现孔子身,应以上帝身得度就现上帝身,应以真主身得度就现真主身。现在我对他的话进行修正。造物主是神通广大的,是全能的,但是他也是恒定的。净空认为佛、菩萨、孔子都是真神所变化的不同身份,甚至又把上帝、真主和孔子、菩萨等同。真神虽然万能,但却不会化身于菩萨和先知。事实上这些人间的先知不是真神的化身,而是真神的话语促成其出现的,是真神派遣到人间的。用基督教的话语说就是上帝的道,上帝的Logos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现身,而不是上帝亲自化身为某个人。比如上帝要给中华民族派遣先知,就会让上帝的话语在尧的身上得以体现,让他作为上帝的话语在世界上所体现出来的模范。如果要以孔子来现身,就是说让上帝的话语在孔子身上得以体现。如果要以佛来现身,就是说上帝的话语在释迦牟尼的身上得以体现,这就是净空所说的以佛身得渡。他们都是先知,也都是佛,是32应,是不同的现身,就是真主的话语在不同先知身上的体现。
净空认为神要普度众生,在哪个地区就要用哪个地区的语言、形象来拯救众生。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不是神现身了,而是神让他的话语在某个人身上现身了,就是神所委派的先知出现了,用基督教的话语表达就是基督在其他群体中再生了,用佛教的话语表达就是佛在各族之中现身转世了。用犹太教的话语表达,就是新的弥赛亚再来了。基督教认为会有基督再来,佛教认为会有未来佛弥勒转世,而弥勒转世的意思,就是弥赛亚再来的意思,也就是基督再临,也就是先知出现,这都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放到一起来理解,就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真主派遣新的先知出现,就是以色列人期盼的弥赛亚,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基督,就是伊斯兰教所说的真主派遣新的使者,就是佛教所说的未来佛弥勒转世。
所谓的投胎是不存在的,不是指的释迦牟尼又投胎转世了,而是另一个人又彻悟了,另一个人又成佛了,是指的新一代的伟人出现。另一个人绝不仅仅是指的耶稣或释迦牟尼,而是新一轮的先知,新一轮的使者,而新一轮的先知就是一个新的基督,新的佛,新的弥赛亚,新的弥勒。
佛教认为世界上有大大小小不同的佛来劝化众人,度化众人。也有一些低于佛的人,称为菩萨,后来又把菩萨引申为一切向善之人。人们往往认为佛只指释迦牟尼本人,事实上释迦牟尼只是诸佛中的一个,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古印度的卡普罗(迦毗罗),《古兰经》上所说的“祖勒·尅弗勒”(21:85),意思就是“尅弗勒”(迦毗罗)的人,有学者认为就是指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诸佛之一,或者说是众先知中的一个,他获得启示之后顿悟,开始讲道,他的门徒后来被佛教称为罗汉。伊斯兰教中,穆罕默德也有很多门徒,或称圣门弟子“索哈伯”,继承穆罕默德政权的人。耶稣在世的时候也有12个使徒。一对照就会发现他们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释迦牟尼在世时无非是劝导人回到纯净的状态之中,回到真如、涅槃的状态,走出无明的困境。无明就是黑暗,看不到光明,被愚昧所遮盖的状态,这就是《古兰经》上说的蒙昧时代。如来就是“像来的时候一样”,就是人的本性、天性,阿拉伯语叫“法塔拉”(Fatrah)。人拥有了信仰,就有了光明,中国古语则叫明德。
佛教讲人类沉沦的时代就是佛的末法时代,释迦牟尼告诉他的弟子正法时代唯住五百年,就是只停留五百年,五百年之后的佛法就不是正确的法了,只有释迦牟尼最起初的五百年内的佛法是正确的,那时候,佛教之中是没有偶像崇拜的。
《金刚经》上有须菩提和佛陀的对话:“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可以身量见如来,不可识真,不可以身量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既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不以色身相见。”佛教初期是反对执着有相的,反对把如来用色身表达出来的,如来就是本来的面目,是自然状态。而造物主的原有的状态,本来是不可言说的。“不可说,不可说”,是不能用语言或绘画来表现出来的。起初的佛教没有佛像崇拜,阿育王时代留下的建筑也是只有佛座而没有佛像。当时的佛教徒用莲花座、菩提树作为他的象征,而五百年以后希腊人、波斯人信仰佛教之后开始用雕刻艺术表达释迦牟尼的形象,在北印度有大批佛像被雕刻塑造。当人们放弃释迦牟尼的教诲而开始崇拜偶像时,佛教就从正法时代走到了像法时代。而后又到了末法时代,佛陀的教诲就已经被人彻底遗忘了,这个时候原有的佛教就已经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也不足以再引导世人了。
 
对比一下,所谓末法时代,就是释迦牟尼一千年之后,人类放弃了造物主教导的时期,那时候的阿拉伯半岛,也正是穆罕默德到来之前“贾希利耶”(蒙昧时代)。基督教形容这种状态,就是人和上帝远离的状态,人类失去了上帝的救恩而陷入蒙昧。所谓救恩不是认为耶稣流血赎了人的罪,而是人类听从上帝的教导走上正道,这样才能得救,就像耶稣所说的:“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和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他没有说“你相信我的宝血能救你,你就有了永生了。”耶稣来到世界上的作用是让人认识独一的上帝,而非钉死在十字架上搭上一条命,而且我们还是得死。
耶稣到来三百年之后,基督教开始将耶稣奉为真神加以崇拜,人们必须有新的先知,或者新的弥赛亚再来拯救世人。而佛教此时也已经处于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也预言会有未来佛弥勒转世来拯救世人。而此时,穆罕默德的到来,难道不是新的弥赛亚,难道不是新的未来佛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历史上的佛、菩萨、罗汉都被神化了,弥勒转世被理解为投胎转世。由于穆罕默德到来的年代,东方民族普遍期待弥勒转世,一些人就利用这个传说大做文章。武则天就利用一些和尚注释《大云经》,《大云经》说弥勒佛将会以女身转世人间,而和尚们就说所谓的女身转世,就是指的当今天后娘娘,就是指的武则天。这是对弥勒转世的误解,也是一种神化。其实所谓弥勒转世不过是保惠师到来,是新的使者来临而已。

 

中国文化的融贯

下面我们再把中国文化整理一下。中国古人相信上天、造物主,称之为上帝、皇天、昊天,而不用“神”这个字,神指的是鬼神、天神,就是天使,“抬头三尺有神明”,就是说每个人都被天使监视着。佛教也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神,一个是同生神,一个是同名神,一个记录善事,一个记录恶事,这和穆斯林所说的记录善恶的天使是一样的,如果佛教是无神论的,那么这两个神是怎么来的呢?只有造物主的派遣。
中国古人相信独一无二的上天,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上指出,《论语》上的“天”意皆主宰之天。孔子说“天生德于予”,(上天把德赐给了我),《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就是说,难道我敢欺骗天不成?京剧《徐策跑城》有一句著名的唱词“湛湛青天不可欺。”,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古人是信天的,远古时代,大家还要统一祭天,天子带领大家举行郊祭。《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在荒郊野外,修建高高的祭坛,天子率领诸侯,站在祭坛之上,天子摆上九鼎八簋,诸侯则摆上七鼎六簋,大夫摆上五鼎四簋,大家备好燔祭,共同祭天。就像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一样,大家一起做礼拜。

中国古代也相信使者,他们称之为圣人、先知,圣人是上天派遣的,用基督教的话语讲就是上帝的道成肉身,上帝的话语在某个有血有肉的凡人身上得以体现了,让这个人代替上天教导大家。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就是说只有尧效仿上天,也只有尧值得我们效仿。“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就是说上天设立了君,设立了师,用以引导世人。中国古人对于圣人的理解后来泛化为天子,将天子称为圣上,认为天子才是圣人,是上天委派他们领导一个国家。
而孔子没有国权,他只是收了一些门徒,但古人认为他就是圣人,获得了上天的教导,“上天以夫子为木铎”,就是说上天用孔子来警告世人,教导大家如何做一个君子。
君子在阿拉伯语中是“有完整人格的人”,或者说是一个“穆民”。(安全者、完满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让人明确自己的天性,用穆斯林的话来说就是走出蒙昧,见到光明。而没有正信的蒙昧者,无法达到人格的完美,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君子,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伊斯兰教相信有还报,基督教相信有审判,佛教相信因果有报,中国古人相信天道酬勤,天理昭昭,上天会酬劳勤奋者,上天会澄清一切不公,昭雪一切冤屈。
我们总结了各大宗教的共性,对于一些有分歧之处,如果换一种方式去理解,也可以赋予它新的含义,找到它没有披上神秘色彩之前的原初教义。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佛教不反对造物主的存在,不反对使者的再现,他们相信造物主,称为阿弥陀,他们相信先知,称其为佛,他们相信先知再来,称为弥勒转世。同样,我们也会发现基督教不反对造物主的存在,他们称为雅威或上帝,他们相信先知,称为基督,他们相信先知再来,称为保惠师。而这一切,原本就是伊斯兰的教义,因为穆斯林相信造物主,相信一切先知。
 
伊斯兰的最高体现是宣称安拉是独一主,犹太教基督教也宣称雅威是独一主。儒家相信昊天上帝是生养一切的主宰,佛教也曾经相信阿弥陀就是无量寿者。伊斯兰教宣称造物主不断委派先知,儒家也相信有圣人的出现。犹太教基督教也相信先知、弥赛亚、保惠师会再来,佛教也相信佛也遍布人间,不断转世,释迦牟尼之后还有未来佛出现。穆斯林认为人没有得道之前处于蒙昧状态,基督教认为这是人和上帝远离的状态,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明状态,用儒家的话说就是非人的、小人的状态。一个人真正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就进入了明德的状态,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如状态,就是基督徒所说的得救蒙恩的状态,就是穆斯林所说的拥有了伊玛尼的状态。
最后的归宿,佛教讲就是天堂,基督教讲就是天国,穆斯林讲就是乐园。成功的境界,穆斯林苏菲们划分为三种层次:教乘、道乘、真乘。教乘就是履行一般的礼仪,道乘就是履行完整的生活之道,真乘就是完全地认识造物主,达到“菲那”的境界。“菲那”的原意就是寂灭,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完全的澄澈,完全的寂静,完全的空无,意味着一切自我意识的消灭,而完整地回归到造物主。苏菲派讲,那就是人主合一,而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不意味着人就成为造物主了,而是说人的意愿和造物主的旨意高度契合,人没有了自我意志,完完全全消融在了造物主的意志之中,完完全全的融入到顺从造物主的意志之中,正如儒家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将人自身的私欲完全消除,让上天的意志统治一切。这就是真正的圆满,真正的圆融,真正的涅槃,真正的蒙恩。
各宗教在礼仪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古人认为天子就是代替上天治理世界的人,伊斯兰教讲哈里发,就是代治者。天子带领大家祭天,哈里发或伊玛目主持每周的聚礼。在犹太教之中,则有拉比、大祭司,在基督教之中,则有主教、神父和牧师。
中国古代有祭天的礼乐,伊斯兰教有礼拜,天主教有弥撒,基督教有唱诗。佛教讲戒,皈依佛门就要受戒,伊斯兰教讲禁,穆斯林要远离真主的禁令。犹太教讲遵守诫命,基督教讲遵守律法,而中国儒家则讲克己复礼。
 

总结

我们对各大宗教进行对比,并不意味着一杆子打死,也不意味着全盘接受,而是要将各宗教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扬弃。弘扬其中的原初精神,摒弃其中遭到曲解篡改的地方。这样,各宗教的融贯就会出现。宗教融贯的目的是让人认识到真正的伊斯兰,以宏观的伊斯兰去发现接纳对方,认识到每个宗教中皆有伊斯兰,每个宗教之中都有对上帝的追求。穆罕默德说:凡是真理,皆属于伊斯兰。因此,不管哪个宗教,只要它有对的地方,我们就要接受,就要肯定,而不是宣称正统,认为只有我们才是伊斯兰,只有我们才能进天堂。
不少穆斯林宣称,只有念了“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的人才能进天堂,其他人都要下火狱。一些穆斯林还说,即使都是穆斯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天堂。73伙人之中只有一伙是进天堂的,另外 72伙人都要下地狱。而只有我们是逊尼派,也就是说只有我们才是唯一一伙进天堂的人。基督教基要主义者宣称,只有基督新教才能得到拯救,其他宗教都是错误的,都不可能获得拯救。天主教也宣称只有我们是大公教,只有我们这个教会是耶稣基督钦传的,只有我们这个教会是继承耶稣的,所以只有我们这个宗教,甚至只有我们这个教会才能得到拯救,教会之外别无拯救。他们宣称只有他们得到的才是满全的启示,其他宗教得到的启示都是不满全的。如果真如上述这些人所宣称的那样,世界上有很多人不知道耶稣基督,这些人怎么办呢?同样,世界上有很多人不知道穆罕默德,这些人怎么办呢?
他们自然有他们的得道方式。因为他们各自的宗教之中都有伊斯兰的成分。伊斯兰不仅仅局限在自称是穆斯林的这一群人之中,伊斯兰涵盖古今,否则怎么叫开天古教呢?伊斯兰精神在穆斯林中可以体现,在基督徒中也可以体现,在佛门弟子中也可以体现,在孔门弟子中也可以体现。真正的伊斯兰精神是跳出狭隘宗教偏见的伊斯兰,哪个宗教都不要宣称唯我独尊。
 
有人说,宗教注定是狭隘的,排他的,这是各个宗教的先知早就曾经宣称的事实。比如耶稣在世的时候,也确实说过,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同样,穆罕默德在世的时候也宣称过,“谁若见到我,谁就见到了真理。”如何理解他们各自的宣称呢?是否意味着耶稣强调只有通过耶稣才能得救,或者又如穆罕默德所说,只有见到他才意味着见到真理。
其实,我们必须回到当时的背景去看待耶稣的话。在耶稣到来的时代,耶稣就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表,人们必须服从耶稣,接受耶稣带来的一切启示。对于耶稣当年的追随者,妄图绕过耶稣而抵达上帝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除了耶稣,并不存在其他的先知,显然,抛弃了先知,而另辟蹊径,也是自绝于真主的引导。
同样,在穆罕默德时代,古兰经就意味着唯一的权威。生活在穆罕默德的人,必须接受穆罕默德的呼唤,作为一个穆罕默德的门徒,绕开穆罕默德,绕开古兰经,而自己闭门造车,制定礼拜方式,制定生活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无论耶稣,还是穆罕默德,在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时代里,他们都面对各自的追随者,宣称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到达真主。
事实上,先知们的做法,并不是在排斥其他宗教,而是在重新树立权威。与此同时,所有先知都不否定其他宗教的正确性。孔子说西方有大圣人(《列子·仲尼篇》),释迦牟尼也说西方有圣,他们都没有对其他地区的文明一概否定。耶稣曾经对一个非犹太妇女的做法非常赞成,他还发现一个罗马人的百夫长非常虔诚。穆罕默德说,一个犹太人的妓女仅仅因为救了一条狗而进入了天堂。为什么这些教导我们都忘怀了呢?为什么总是喜欢断人,将不是穆斯林的人就一竿子全部打入火狱之中呢?
即使只有穆斯林才能得救,为什么不打开脑子想想,穆斯林究竟出现在哪里?穆斯林就是现今这伙穆斯林地区的人吗?不,每个宗教中皆有穆斯林,每个宗教之中皆有伊斯兰。我们不能像基督教一样,仅仅把我们的宗教理解为亚伯拉罕宗教系统的产物,而应该认识到印度也有先知,在波斯也有先知,同样,在印度也有基督,在阿拉伯也有弥赛亚。站在印度文明的立场上,也绝不能认为只有印度才出现佛,而是要跳出这个思维局限,在波斯人之中寻找佛,在阿拉伯人之中发现佛。

基督教有一种说法是“匿名基督徒”,有的人虽然不信基督,但是他通过自己的良知在做人,其行为不亚于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事实上每个宗教都有顺从上帝的人,每个宗教都有穆斯林,只是没有被你发现,没有被你识别,他们也是匿名穆斯林。穆斯林就是顺从上天的人,仅仅你在顺从上天吗?仅仅穆罕默德之后的追随者在顺从上天吗?顺从上天者大有人在,犹太教中有,基督教中有,印度教中有,佛教中也有。既然有,就有他们的报酬。

有些人认识了穆罕默德和《古兰经》,他们可以依照穆罕默德的教导而获得拯救,而那些没有认识到穆罕默德和《古兰经》的人呢?按照他们自己的文化,按照他们固有的方式赞美真主,接近真主,同样也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拯救。他们有多大能力,真主就要求他们多少。真主把犹太会堂、基督教堂、修道院、清真寺都列为惦念真主尊名的地方(见《古兰经》22:40)肯定了这些场合都是惦念真主的地方。既然真主都承认他们,你有什么理由不承认他们?

他们有多大能力,真主就要求他们多少。他们认识真主多少,真主就回报他们多少。圣人曾经问一个黑人妇女:“真主在哪里?”她回答说:“在天上。”圣人说:“你说对了。”因为根据她的能力,能够认识到真主在天上,这就足矣。
认识《古兰经》的人,我们用《古兰经》去劝导他们,不认识《古兰经》的人,我们尽量让他们知道《古兰经》,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让他们知道,没有机会让他们知道,在他们尚未了解古兰经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沿用自己的传统方式接近真主,我们也应该学会肯定他们,接纳他们。而不是轻率的说他们都是卡菲尔,都该下火狱。说不定那个卡菲尔恰恰是你自己,因为圣人说过,有的人早上是卡菲尔,晚上成了穆斯林,有的人早上是穆斯林,晚上就成了卡菲尔。这就是说,即使世人眼中的穆斯林,也随时可能背叛。同样,世人眼中的背叛者,也随时可能顺从真主。

我们不是为了否定别人而来,就像耶稣说的“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5:17)穆罕默德的到来也是为了成就律法,而非灭绝律法。《古兰经》没有否定以前的一切启示,而是印证此前的一切经典。事实上,古兰经并未全部废除穆圣之前的经典,而是肯定了此前的经典,在穆圣在世的时候,即使当时已经有古兰经,但穆圣也曾经允许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实行自治,《古兰经》也说:假如他们遵守《律法》和《福音》,及其主给他们的其他降示,他们一定会仰食头上的,俯食脚下的。(《古兰经》5:66古兰经上称呼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为有经人,后代的学者例如大伊玛目艾布哈尼发等人,还把拜星教徒、拜火教徒也当做有经人。
所以,要有一个广阔的伊斯兰视野,积极去发掘、接纳其他宗教中的伊斯兰现象,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要肯定其他宗教的正确性,肯定其他宗教为追求真理所作出的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群体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努力达到彼岸,而不是只有你自己。
佛教僧人化缘时不是看谁家有佛教标志才去谁家,而是见谁就叫谁施主,见女的就叫女菩萨,他们认为大家都是佛门的追随者,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呢?我们去找人的时候总是先看谁家门头上有阿拉伯语,然后就有一种亲切感,觉得这些人才是我们的人。
谁是我们的人,谁不是我们的人?阿拉伯语里全天下人都是“阿卜杜”,都是真主的仆人,都是真主的崇拜者。言下之意,这种文明把全天下世人都当做真主的仆民,而没有把他们排除在真理之外。穆圣的到来就是为了慈爱全世界的人。(见《古兰经》21:107)伊斯兰就是慈爱,你如果还没学会慈爱,就还不懂伊斯兰。

有的基督徒曾经打了一个比喻,一列火车开往目的地,有的人是站票,有的人是硬座,有的人是卧铺,有的人是软卧,还有的人没有赶上火车,在路上步行。他们说没上车的是无神论者,而站票的是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买坐票的是基督教新教教徒,买了卧铺的是东正教徒,而软卧的则是天主教徒,虽然他们的待遇各有不同,但都能通往终点。的确如此,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赶上了火车,只有自己才能够到达真主那里,事实上别人同时也在火车上。
真主的慈爱可以度化世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火车来形容通往真主的道路。你坐的不是马车,不是轿车,而是一列火车,火车上绝不仅仅只容纳你们自己的亲人,而是容纳了各个群体,素不相识的同胞。你能买得起火车票,别人也同样买得起,你可以相信你买的是软卧,但是你别否定买硬卧,买硬座,甚至买站票的人,即使赶不上火车的人,他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挪动,也能或多或少的接近真主。
人类的目的就是信仰造物主,履行治理大地的职责,服从造物主的旨意,最终获得永恒的成功,进入天堂极乐世界。这是各个宗教的相似之处。我们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寻找各个宗教相遇的道路,寻找各个宗教的契合之处,肯定、接纳各个宗教之中的真理成分,尊重、容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崇拜造物主。这才算真正理解了伊斯兰,这才是大伊斯兰,广义上的伊斯兰。
 
 

 
 
无花果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二日